发布时间: 2025-01-17
来源:湘潭理工学院
作者:张有财、周畅钰
浏览量:128
大四上学期
湘潭理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
7名25届毕业生
走进宁乡市清水湖实验小学
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习
他们在教育一线的成长与历练
提升了教学技能
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
清水湖实验小学校长
对湘理实习生们的表现
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实习感悟
从“紧张和不安”到“欣喜和满足” 英语2101班 刘畅 “第一次走进教室时,面对学生们好奇的眼神,我的内心满是紧张和不安。”刘畅说。然而,通过精心备课和反复试讲,她逐渐掌握了课堂节奏和师生互动的技巧。“这次实习让我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也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力。” 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如游戏、歌曲和故事等,刘畅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愉快。在汇报课上,小组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用英语分享观点、展示唱歌才艺。“这不仅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自信,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看着学生自信地表达,刘畅感到无比欣喜和满足。 课后,刘畅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兴趣爱好,她都用心去倾听和引导。“我很享受和他们交流的过程,这让我更加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未来,她希望继续提升专业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努力为学生成长贡献更多力量。 “让课堂从单一变得生动有趣”
英语2101班 姜文芝
初次试讲时,由于紧张,姜文芝的教学节奏略显紊乱。指导老师却耐心地鼓励她:“好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完美,而是能够在错误中反思并调整。”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姜文芝。随后,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游戏、情景教学和团队合作等多种手段,让课堂从单一的讲授模式变得生动有趣。
在一次课堂上,姜文芝用卡片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和对话。一开始,一些学生害羞不敢发言,但在她的鼓励和示范下,整个班级逐渐热情参与,课堂氛围逐步活跃起来。姜文芝说道:“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学生还主动向姜文芝展示自制的英语学习册,更让她感受到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
实习期间,姜文芝和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一位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常常在课后留下来请教问题,我会耐心帮助他,并逐渐看到他的进步。最终这名学生还在全班面前用英文做简短的自我介绍。”这次实习让姜文芝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目标。未来,她还希望能够参与乡村支教项目,为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带去优质的英语教育资源。
“深刻体会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英语2103班 鄢柳辉
“第一次备课时,面对空白的教案纸,我手足无措。”指导老师却耐心指导,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课堂环节的衔接,一步步帮鄢柳辉梳理思路,还翻开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教案,与她分享经验。“那些精心设计的提问、灵活应对课堂小插曲的方案,都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眼前。”此刻,鄢柳辉深刻体会到一堂好课背后的心血。
初次试讲时,由于紧张,鄢柳辉整节课都面向黑板讲课,效果不太理想,但指导老师没有责备,而是细致复盘课堂表现,帮助她改进不足。课余时,指导老师更像朋友般与她聊天,分享初为人师的青涩经历,一起讨论教学的趣事和挑战。这段时光不仅让鄢柳辉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让她体会到师者的责任与情怀。
通过不断听课与教学反思,鄢柳辉发现教学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多样的技能,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未来,鄢柳辉希望在教育领域深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让教学方法贴合孩子天性”
英语2103班 蒋晗
短暂的实习经历,让蒋晗明白,优秀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更要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刚开始试讲时,我忽视了细节上的把控,站姿、手势、课堂时间的安排等,做得都不是很到位。”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多次实践和反思,蒋晗逐渐提高了课堂管理能力。“每一个优秀教师都是从不断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指导老师的这句话成为蒋晗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一次英语课上,蒋晗巧妙地融入了音乐元素,带领学生演唱英文歌曲。起初,学生们因为不熟悉而有些犹豫,但随着旋律的响起,他们逐渐沉浸其中,跟着节奏哼唱起来。“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们轻松记住了歌词中的词汇,还大大激发了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和语感。”这次课堂实践让蒋晗深刻体会到,“当教学方法贴合孩子的天性时,学习可以变得既自然又充满乐趣。”
“这次实习不仅是对我个人能力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开启职业生涯的新起点。它教会了我许多书本之外的知识,更为未来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于此,蒋晗更加明确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
“努力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
中文2103班 周畅钰
刚开始代课时,周畅钰常让学生自习,但如今她已能够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并融入互动环节,努力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在汇报课《司马光》中,她带领学生体验司马光砸缸的动作,深入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要上好一堂完整的课,不仅要充分准备课文内容,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每个困难点,还需与学生进行亲切互动,确保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周畅钰说。
在试课和汇报课后,周畅钰主动与听课老师交流,虚心听取意见并进行自我反思,记录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每一次公开课和研讨活动都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也让我学会了更高效的教学反思。”周畅钰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力求每堂课都有所进步。
两个月的实习让周畅钰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教师的信念。尽管过程中有苦有乐,但这些经历让她收获满满,也为她的教学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份美好的回忆镌刻在我的心中,激励我坚定地走上教师这条路。”她感慨道。
“当老师容易,当好老师难”
中文2103班 何欢
此次实习,何欢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面对理论到实践的挑战,她完成了许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批改作业、第一次写教案、第一次走上讲台、第一次和学生谈话……这些难忘的瞬间串联起我的教师初体验。”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许多性格各异、各有所长的孩子,给她留下了珍贵的回忆,这也让她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当老师容易,当好老师难。”这是何欢在实习中最深刻的感悟。她坦言,第一次备课时感到很大的压力,“这些内容在我看来是简单的,但怎样讲才能让学生听懂、学会呢?”何欢选择了向指导老师进行请教。“备课要结合教参书和学生的练习,把握好教学重难点,提问设计要清晰明确,课堂语言要衔接流畅。”在指导老师的点拨下,何欢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备课思路和教学节奏。
“一次实习是从学生到教师身份转变的开端,或许并不漫长,但给我留下了最刻骨铭心的回忆与收获。”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何欢期待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保持初心,积极进取,努力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天真无邪的眼神, 让我坚定扎根教育的决心”
中文2103班 李成连
初到校园时,指导老师带着李成连与班上的学生见面,学生们热情地叫着“老师好”,让她对接下来的实习生活充满期待。然而,初次备课和试讲的过程并不轻松。尽管已提前钻研好教材、编写好逐字稿,但第一次试讲时,还是漏洞百出。“课堂不会完全按照我的想法走下去,怎样灵活掌控课堂成了我的难题。”李成连深切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从最初朗读课文时节奏单一、难以传递文字情感,到后来通过请教学习,李成连逐渐学会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们沉浸其中。在生字教学上,她尝试融入汉字的演变故事、字谜游戏和象形示意等趣味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休”字时,她通过展示古人劳作后倚树休息的画面,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字意。此外,李成连还设计了“汉字寻宝”“句子模仿秀”等活动,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每当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我便愈发坚定扎根教育的决心。”这段实习经历不仅让李成连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也让她对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理解。未来,她决心在教育之路上上继续努力,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
7名湘理“准职场人”
通过小学的教学实习
逐渐从刚开始的茫然无措
到教学课堂的游刃有余
从开始的职业选择徘徊
到愈发坚定站稳讲台的信念
实现了知识、技能、认知的全方位赋能
让自身对于职业未来
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想象
我们坚信
只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
坚持知行合一,精益求精
每一个有理想、有行动的年轻人
都能够以青春韶华和砥砺奋进
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