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1-22
来源:湘潭理工学院
作者:胡舟
浏览量:655
《嘹亮红歌颂深情|“映山红”背后的红色故事》
- 数字科技学院党总支 胡舟 -
大家好,我是来自数字科技学院党总支的胡舟,我刚才弹奏的乐曲是改编于经典红色歌曲《映山红》。
歌曲《映山红》创作于1973年,由陆柱国作词,傅庚辰谱曲,是经典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的插曲之一。影片在表现潘冬子母子对父亲和红军的期盼,他母亲说道:“等到满山的映山红花开了,爸爸和红军就会回来了。”接着他的母亲深情地歌唱到“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这既是对儿子的回答,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词声情并茂,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表达了苏区人民对红军的崇高的敬意与热爱之情。而井冈山的映山红,它是革命的映山红,是令人振奋的映山红,它的影响深远,传唱至今。
请同学们思考,当年,毛泽东同志为什么要把井冈山当作革命根据地呢?
井冈山位于湘赣两省交界,山高林密、交通不便,反动派驻军较少,鞭长莫及。红军躲在像映山红这样的灌木丛中,能够灵活地与敌人周旋、战斗。映山红大部分长成了灌木丛模样,也有长成几米高的大树,它在保护红军、掩护红军方面功不可没。
井冈山的映山红,艳似阳,烈似火,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预言家,在山上就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莲花一支枪”——这让在寒夜里的“映山红”闪耀有力。井冈山的映山红,艳似血,井冈山的山峰,树林,石头,小溪都有血的印记,有部队战士,有人民百姓的,甚至有尚出生的腹中胎儿的……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映山红》创作背后的红色故事。
《映山红》分为两段,第一段是潘行义随部队转移后,潘冬子和其妈妈在山里盼望红军归来时所唱。歌词是:“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为了鼓励潘冬子,妈妈告诉他:“到了春天,映山红开了,红军和你爸爸就会回来的!在妈妈心里,春天是斗垮所有的胡汉三,春天,正是胜利花开的时候”。潘冬子深知,这一天不是等来的,而是靠斗争赢来的!
第二段歌词:“映山红呦,映山红,英雄儿女呦血染成,火映红星呦星更亮,血洒红旗呦,旗更红,高举红旗呦朝前迈,革命鲜花呦代代红!”这一段是潘冬子妈妈英勇牺牲时所唱。面对敌人放火烧房,妈妈胸中的革命豪情没有向敌人屈服,熊熊烈火能夺去英雄的生命,但夺不去英雄的气概和信仰!妈妈更对潘冬子给予厚望,希望潘冬子在红星的照耀下,茁壮成长,高举革命红旗,前赴后继跟随党,建立崭新的锦绣中国,使革命鲜花代代红!
歌曲里的期盼将“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体现得淋漓尽致。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
井冈山精神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中,会一直影响着我们,会一直激励、鼓舞着我们,会一直传承下去。让我们一起用歌声向我们的革命先烈致敬,歌声重温红色历史,在实际行动中践行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开拓创新,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