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综合要闻 湘潭理工学院《“湘”当有理》系列“微党课”第一期:交党费这件“小事”

湘潭理工学院《“湘”当有理》系列“微党课”第一期:交党费这件“小事”

发布时间: 2025-01-14

来源:湘潭理工学院

作者:机关党总支 刘瑾乐

浏览量:151

分享


《交党费这件“小事”》

- 机关党总支 刘瑾乐 -


大家好,我是来自机关党总支的刘瑾乐。今天我想分享的微党课题目是《交党费这件“小事”》。

首先我想问问大家,每个月都是如何交纳党费的呢?是支部书记在群里说该交党费了,大家才拿出手机缴纳,还是像我们学生支部会趁着支部活动就一起收了。不知道大家内心偶尔是否还会有一些小小的埋怨,觉得党费数额又不多,一年交一次也没少交,为什么非要每个月交一次如此麻烦呢?那么,缴纳党费真的只是一件小事吗?

党章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只有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加入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时交纳党费的先进分子,才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章第九条写到,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或者不执行党所安排的工作,那么就可以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党费是共产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活动的经费,按时交纳党费是作为党员的基本条件,党费虽为钱财,实为信仰。

王跃坚写了一篇小说《党费》,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经有看过,故事写的是1934年秋天,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后,主人公黄兴,一个二十五六岁带着孩子的女党员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在白色恐怖笼罩的险恶环境下,念念不忘党组织,将丈夫留下的两块大洋和腌渍的咸菜作为党费交给了地下通讯员,而自己却为了掩护地下通讯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政委收到这一份党费后,在登记党费的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上,黄兴同志1934年11月21日缴纳党费,却再也写不出党费的数目,一筐咸菜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但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为党献身的精神,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有天,警卫员见周恩来总理实在太忙了,便替他交纳了5分钱党费。周恩来知道后马上严肃地批评了警卫员,他说:党费不能由他人代缴,军政大事重要,交纳党费也同样重要。

重病在身的退休教师周孝石老人,知道自己时日不长了,2007年12月13日上午10时许,他拖着病体带着120元党费来到了村支书家中将党费交上,村支书说周老师还没到交党费的时候,您明年元月再来交吧。周孝石老人吃力地说,我可能等不到那个时候了,我呀这一辈子享了共产党许多的福。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不能忘记党的恩情,您就提前把我的党费收下吧!摸着那留有老人余温的120元党费,村支书的眼圈都红了,怎知就在当天下午6时许,周孝石老人因病去世,距离他最后一次交纳党费,仅仅不足8个小时……

腥风血雨的战争烽火,筚路蓝缕的创业时期早已过去,党费这点小钱,交党费这件小事似乎也变得越来越小,但它所体现出的问题却越来越大。党费虽不以数额论高低,但通过考量党员对交党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和尽心态度,足以照见一个党员内心的忠诚、信仰、使命和担当。

从这个角度来说,党费又是一面镜子,一面对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检查自我的镜子。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连缴纳党费这件“小事”都觉得麻烦,那还有怎样的群众疾苦和改革的艰辛会不觉得麻烦呢?品读老一辈的革命事迹,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之所以存在这种困难,是因为缺少一种力量,一种自觉性、主动性的力量。

党费的数字是客观冰冷的,但党费的故事却是情感丰富的,故事中的主人翁重情重义、履行义务、善尽责任的行为让我们感动。而现在,党章中所规定的“交”党费在基层实践当中经常变成了“收”党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差之毫厘却失之千里,差的是钱吗?不是。差的是每一个党员心中对党的态度、信仰和忠诚。不多的党费背后潜藏的是每一个党员的组织纪律和党员意识。

当然,各位老师、同学平日事务繁忙难免有所疏漏,这里也提供一个小方法,比如说老师们在收到工资到账提醒短信时,便提醒自己该交纳党费了。同学们则可以在手机上的固定日期设置提醒。总之,希望每一位党员都能够自觉、按时、足额地交纳党费。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践行三严三实要落细落小,注重细节小事,要修枝剪叶,自觉改造提高。加强党性修养,这应该从党费这一小事做起,从交党费这一细节做起。

正如《中国共产党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办法》所指出的,对那些长期拖延或拒不缴纳党费的党员,应视为“脱离组织、丧失党性”。党费如同一把尺子,丈量着每位党员的纪律性与规矩意识。


交党费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仪式,是共产党人最直接的宣言,恰如那一首小诗:“微薄的党费意义幽深,是儿女跳动的脉搏,紧连着母亲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