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21
来源:湘潭理工学院
作者:薛瑞众 李红伟
浏览量:38
“通过在湘潭理工学院为期两天的交流,我们对项目制教育教学的理解、感悟更深了,下一步我们要把这项改革做深做实,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南宁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杨汉宁由衷感慨。
10月19日至20日,南宁学院和湘潭理工联合举办的项目制教学专题研修班在湘潭理工学院举行,来自南宁学院的20余名一线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与湘潭理工50多名一线教师,通过聆听辅导报告、项目课程案例学习、课堂旁听、分组开展项目制教学改革方案设计、成果汇报等途径,对项目制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研讨。
辅导报告
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19日上午,袁礼斌校长在研修班开班式上作了《项目制教学的设计逻辑与校企协同机制》的辅导报告。
报告中,袁校长就湘潭理工学院的办学实践和项目制教育教学改革情况作了分享。他指出,湘潭理工是一所新型大学,自2020年完成转设以来,学校主要推进了三大基础工程: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增了一大批新工科专业,停招了一批传统专业,全面对接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服务长株潭一体化;二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弘扬质量文化,推进质量管理工程;三是初步构建了CFAP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在此基础上,从2024年开始,学校全面推进项目制教育教学改革。
袁校长介绍,项目制教育教学改革,主要解决高校现行教学管理的三大痛点: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二是学习内容脱离实际;三是知识传授多,思维训练少,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项目制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做项目,结合实际学习,提升20种素养,训练10种思维。
湘潭理工的项目有真实项目、设计项目两种类型。“真实项目让学生直接面向产业,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项目则主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基于吉利集团庞大的产业支撑,不少学生参加了企业的真实项目,还有一大批学生参加了课程项目。
总体来看,项目制教学改革,点燃了学生的激情,提升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综合竞争力。特别是,教师的角色正逐步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辅导者,学生也逐步习惯于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实现“自主学习”。
袁校长表示,南宁学院和湘潭理工学院在企业办学、产业背景、合规办学、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点,可以经常性地互学互鉴,实现共同提高,协同探索应用型大学的创新发展新路径。
案例教学
以实际项目“点燃”学生
19日下午,数字法商学院教师罗天婵、计算机学院教师粟慧分享了《网络与新媒体营销》《单片机技术及应用》项目制课程教学实践情况。
智能工程学院教师邹宇新、数字法商学院教师高笑分别作了《机器人技术基础》《从课堂到企业:电商运营项目落地实践》项目制课程经验分享。来自吉利汽车湘潭制造基地、湖南小红书电商运营中心的有关负责人也参加了交流。
“对于学生来说,从‘怕做’到‘敢做’,创作的作品带来了真实的商业价值,让他们掌握了全链路技能,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对于课程来说,从零散实训升级为闭环项目,内容更连贯,学生理解了任务逻辑,授课效果良好;对于校企来说,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优秀生可获实习机会,实现‘教学-实践-就业’衔接。”
罗天婵老师介绍,新媒体营销项目是由学校和吉利公司联合开展的企业真实项目,通过“校企双师协同”“软硬件资源配套”“考核、反馈、安全”的“三重到位”保障体系,课程项目教学取得了“三方共赢”的成效。
粟慧老师介绍,通过基础应用、电机驱动、小车寻迹、扩展项目四个项目环节的科学设计和教育教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制改革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在完成智能小车项目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努力和成果,获得了成就感,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投入到项目中,查阅更多的资料,尝试更多的技术方案,进一步拓展了知识面和技能水平,自主学习能力大幅提升。”
“现代工程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渴望动手,将抽象的数学、控制理论与看得见的机械运动结合起来,是学生的内在需求。”邹宇新老师认为,项目顶层设计需要具有教育性、可行性、趣味性与挑战性、可评估性,需要对项目制内容进行确定,这样才能达到项目制育人的目的。
他在课程中共设置了机器人创意舞蹈、策划智能机器人科普活动、机器人竞赛实践三个项目,通过项目制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课堂中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今年8月份,该项目课程学生参加了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共获得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
“我们的电商运营项目以真实淘宝网店经营的实际环节为依据,摒弃纸上谈兵,让学生直接上手开淘宝店,从店铺搭建到商品上架,在真实商业环境中积累一手经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高笑老师介绍,通过网店规划、商品上架、店铺装修、站外引流等项目环节的教学,学生在店铺综合销售额、直播数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4名学生参加了长沙某电商企业的6.18电商运营与数据分析决策项目,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成果汇报
“做中学”驱动学生成长
20日上午,南宁学院教师学员分组走进课堂,现场观摩了《网络与新媒体营销》《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3门项目制示范课,并与授课教师及有关学生进行了交流。
20日下午,两校开展了项目制教学设计专题交流。南宁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丁子容、信息工程学院教师邓舒婷、智能制造学院教师王琥分别作了《三重同频·三产镶链——R-FBG理念下〈景观建筑设计〉课程项目制教学创新实践》《数据库原理综合实践》《电气控制与PLC》的项目制教学设计分享。
丁子容老师介绍,基于学情调研,通过本次项目制教育教学培训,将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前提下,构建学校-政府-产业“三螺旋创新模式”,做到“重析培养需求”“重拾专业体系”“重筑实施体系”,通过“教学产出”“专业产出”“企业产出”三重驱动,实现校企合作与双创共赢。
邓舒婷老师表示,鉴于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方法论突出”等特点,将坚持高素质、强实践、重应用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根据教学任务和项目,推动学生“做中学”,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知识。与此同时,将对接企业规范标准,确保实践项目的真实,努力达到项目制教学育人的良好效果。
王琥老师说,将在课程中嵌入项目,通过“电动机的降压启动”“简易电梯模型”“工业机器人码垛”三个项目和“自动化生产线”扩展项目,切实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践行项目制教学育人目标。
会上,大家就课程项目设计进行了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项目设计首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其次要尽量结合真实场景,学以致用;三是要积极开展多学科融合、跨专业项目,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意愿;四是要强化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努力实现学生有收获、课堂有效果、教学有产出,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走深走实,实现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本次两校联合开展的教学研修活动,深化了大家对项目制教学的认识,加强了两校之间的教学交流,必将对后续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