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湘理人物 温创新:点燃创新之火

温创新:点燃创新之火

发布时间: 2023-11-22

来源:湘潭理工学院

作者:杨婷 唐甜

浏览量:1459

分享

人物名片:

温创新,中共党员,湘潭理工学院数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专业教师,主要负责《数据结构与算法》、《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讲解,担任多项学科竞赛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2023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2022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二等奖各一项,2023及2022年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获省级三等奖二项, 获2023年湘潭理工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湘潭理工学院领克楼外,温创新老师回忆起暑假从长沙往返学校的时光,七月的烈日与月光见证着数学建模团队每一天的坚持和努力,近日,2023数学建模竞赛揭晓,温创新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奖,谈起成为创新型竞赛领域的专业指导老师,还得从他的名字说起

“温唱新”

“唱新,唱新!上学去啊!方言把“创”读成“唱”,小学二年级,我的名字才被纠正,“创新!创新!你字写得好!”,老师上课说着,我一笔一划把名字纠正,暗下决心,我不仅要将“创新”写好,也要做好“创新”。

新事物不是唱出来的,是创造,是行动,是做出来的!

路上的标语,书上的课文,刚印的报纸,都在号召着创新,名副其实,名要副实,怎么做到真正的创新?

带着这个问题,2021年,我从企业来到湘理,想把在企业所学的管理方法实际运用,培养应用型人才,带着学生一起“创新”。

刚开始担任班主任,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搞动员,搜资料,建群分享,风风火火,响应国家需要,学校提倡,挖掘创新型人才。

结果是,行不通!学生初听,没兴趣;想动手去做,没想法;项目提交,干巴巴,千篇一律,模板化的材料堆在一起。

我找突破口,学校和我在企业工作不同,当师生都是坐在教室,面对电脑,拿着材料,不去实践,何谈创新呢?

是呀,教师没劲地教,学生无奈地学,抬头率不高,我内心很痛苦。

我找解决方法,创新教育方式-------走近学生。

让学生喜欢听课程,理解课程目的,我课间找学生聊天,关注他们生活;当班主任,我努力和学生做朋友;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亦师亦友师生共长,这样做,间接提升教学质量,因材施教,学生也重新回归课堂。接着,我又把趣味性知识放进理论课中,灵动的动画缓冲了理论枯燥,两者相得益彰,最后以平时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回答问题,平时分加!项目难度大,平时分多加点!上台展示表现好!平时分更要加!一套组合拳下来,学生积极性高了。

微创新

“温唱新”还要继续“微创新”!把创新和行动结合!

我又每个月进行“面对面心交心”的沟通见面会----有兴趣、有疑问的同学自愿来,每次有100多个人。在与电信2201班和电信2202班进行面对面心交心的沟通见面会时,一个同学的提问让我印象深刻,他问我:“老师,您在理论课上说a和b交换数据,需要通过一个临时变量来实现,这个我还是有点不理解,您能再说一下吗?”。

我一想,这个问题,每个班我应当至少讲了3次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听不懂,我心里在想:“这用普通的方式和他们讲肯定是没有用的。”

我需要变一个小魔术,另辟蹊径!

于是我从讲台上拿了三个粉笔盒,这三个粉笔盒分别是红色、蓝色和白色三种颜色。我在红色粉笔盒中放了一只红色粉笔,在蓝色粉笔盒中放了一只蓝色粉笔,白色粉笔盒不放任何东西。

这个时候,我就和同学们说,现在我只有蓝色和红色粉笔盒,如果没有白色粉笔盒,蓝色粉笔盒和红色粉笔盒中的粉笔能实现交换吗?“不能”,大家齐声答道。

我接着说,这个白色粉笔盒就是《C语言程序设计》中所说的临时变量,要实现两个数的交换,要通过这个临时变量的中转才能做到。

小魔术表演开始,我把红粉笔盒中的红粉笔取出,放到白色粉笔盒中,然后再把蓝色粉笔盒中的蓝色粉笔放入红色粉笔盒中,这时候红色粉笔盒中的就是蓝粉笔了。最后,再将白色粉笔盒中的红色粉笔放入蓝色粉笔盒中。

这样做完的效果就是:红色粉笔盒中的是蓝色粉笔,蓝色粉笔盒中的是红色粉笔。这个时候,我就说:“看,同学们,实现两种粉笔的交换,这也就是我们C语言中的a和b的交换!”。这个时候,我看看很多同学的表情,都在点头!其实这个时候,我很开心的,因为他们的理解,他们的成长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当老师自己在实践创新,不愁学生不跟着来!

 

“重创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处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学科,科学需创新,技术得实践,实践又反哺理论,才能形成良好的循环,学习不枯燥。

因此我的课程重创新,重实践。日常,做专题实验,课程知识点刚学完,设置配套的实践,提高实践课的学分占比,学生做一个小项目,一个小系统,以此检测所学知识点,形成课程闭环,但课程只是学习的一部分,“以赛促学”是理论应用到实践中的更佳方法。

每年暑假,湘潭理工学院数字科技学院组织了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集训,在集训中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

将近两个月的集训让学生临危不惧,赛题公布,我守在比赛场地一侧,看着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王志荣、周佳佩、田竞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打开了C题的文件,数据非常多,竟高达 87万,开始,她们不知所措,但经过赛前反复训练,她们面对难题冷静分析,迅速进入比赛状态,完成第一题,时间已过一天一夜,我在旁看着亦心急如焚,但知这是必然经过的黑夜。

第二天,她们又找到新思路敢于当机立断,推倒重来,果断和坚持让其脱颖而出,商讨思路,分头行动,团队合作精神,数据、公式、代码、各种统计软件,反复测量,这是她们的日常。我见过她们彼此蓬头垢面的模样,也听过她们在吃学院为她们精心准备的水果时的开心笑声

第三天,最后,提交键按下的那一刻,为她们这短暂而难忘的比赛过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最终拿到国家级二等奖的一支队伍。

荣誉是闪光和自豪的,一个多月备赛经历也充满了艰辛,回忆备赛过程的点点滴滴,我们又有许多感触,参赛选手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成绩提高这么快。

数科院是如何组织的?

其一,是准备。在学科竞赛前,组织者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计划和时间表,熟悉参赛规则和要求,面向老师开竞赛交流会,明确指导老师职责,面向学生开宣讲会,调动学生积极性。

其二,是挑选。选对人比集训本身更重要,除了考察学生的文化成绩和动手能力外,学生对竞赛的热情也尤为重要。

其三,是培养。大胆发散思维,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如一题多解的训练,敢想、敢试,敢做,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平时模拟和学习中,要注重团队合作、注重小组讨论,提升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四,是资源支持。学科竞赛相关的参考书籍、习题集、模拟试题和往年的竞赛试题,推荐优秀的学习网站和在线学习平台,有问题的同学可以及时地找老师反馈,老师也将尽快地解决学生面临的问题。如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国赛模拟训练共10次,分组讨论12次。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题库有各类模拟题近9200道,组织学生参加知识点强化训练次数超过30次。

这种组织形式是否成功?学生的竞赛成绩给出答案。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数学竞赛。数科院都拿奖,有5个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也不少,奖项总和加起来将近有20个。

学生的主动性也在回答。“创新老师,我对应用开发很感兴趣,我跟着您学习”20级计科班唐江豪在校赛刚刚结束时就找到我,他带笔记本电脑和项目来我的办公室和探讨问题,表示想参加第19届湖南省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我很开心,和他交谈中,感受到他主动性强,目标明确,执行到位。在暑假集训中,他经常问我需要注意什么,项目改进方向,我提出针对性建议-----传感器设备引入到项目体现了物联网与应用的价值。两个月的持续努力,唐江豪的参赛格式和文档在参赛队伍中产品说明书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堪称最全的,最认真,最有水平。我看到最终作品,笑着对他说,“你今年肯定可以获奖。”他最后荣获省奖。

“以赛促学”表面上看是学生捧着沉甸甸的奖杯,本质却是学生在了解新技术、新需求,不局限于课本,而是解决实际问题。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困难留给老师,这将是我继续努力“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