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

首页 综合要闻 “研”途漫漫!听TA来说如何上岸!

“研”途漫漫!听TA来说如何上岸!

发布时间: 2025-05-19

来源:湘潭理工学院

作者:刘源、王梦璐、张梓萌、骆文萱 

浏览量:21

分享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那些挑灯夜读和清晨的琅琅书声里

蕴含着追逐梦想的力量

又是一年考研放榜季

让我们一同走近

部分成功上岸的学长学姐

听一听他们的奋斗足迹

探一探他们的“考研秘籍”

从中感悟“天道酬勤”的哲理

和“尘埃落定”后的那份从容与自信


中文2101班 吕思岚

初试成绩:394分


上岸院校和专业:安徽大学

语言学专业

“我是一个有清晰目标的人”,这是吕思岚的自我评价。

从大一开始,走上考研这条道远且长的路的计划已经在她的心中逐渐成型。确定要考研后,吕思岚便全身心投入学习当中,一张张奖学金证书、一本本专业资格证,都是她努力的见证。   

“天道酬勤,我始终觉得上天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 备考初期,日复一日的选题背题,让她也曾陷入自我怀疑。与许多组队互勉的同学不同,她更像是一名独行侠,选择独自学习。去年暑假,校园里鲜有人影,她却选择留校,每天在图书馆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刷题、练题、向学长学姐请教,每一道错题、每一个难点,她都反复钻研。她深知,暑假是反超的黄金时期,这段时间的沉淀,为她的成功上岸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忆考研历程,吕思岚感慨:“思考,坚持,勇敢。” 考研的一年里,焦虑和崩溃如影随形,但她从未想过放弃。正是这段艰难的时光,不仅锻炼了她的意志,更让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环境或许不尽如人意,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如今,她已整装待发,即将开启崭新的研究生生活,而她的奋斗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自动化2102班 王金

初试成绩:304分


上岸院校和专业:湘潭大学

电子信息控制技术专业

大学期间,王金积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建模创新等专业赛事,在实践中培养的自学能力,成为他考研路上的 “秘密武器”。

“我并没有很早确定要考研的,是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考虑到本专业就业情况需要更高的学历以及结合个人发展意愿最终决定考研。”这是他考研的开端。

王金的考研秘诀在于科学的计划。他会为每个阶段设定大目标,每天细化学习任务,并将计划详细记录在文档中。尽管偶尔无法完全完成计划,但他始终保持清晰的方向。考研期间,他也经历过迷茫和压力,但他善于调整心态,每当感到焦虑,就会约上朋友吃饭聊天,在轻松的氛围中释放压力。

英语曾是王金的 “拦路虎”,四级考试六次失利,让他格外重视英语复习。备考时,他每天花大量时间记单词、看网课、刷题,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英语成绩有了显著提升。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学习和生活都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劳逸结合才能走得更远。” 王金的经验,为迷茫中的考研学子指明了方向。


法学2101班 曾钰珈

初试成绩:379分


上岸院校和专业:湘潭大学 

涉外法治专业

曾钰珈曾担任校团委网文中心部门的负责人,因此她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写稿上,并借此锻炼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与工作的协调能力,提升了办事效率,为未来对考研备考的安排与实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位勇于实践、吃苦耐劳的“新闻人”,她曾参加了两年的三下乡活动,化实践经验为文字,写出了不少优质新闻稿件,并发表在了新湖南、红网时刻等省市级媒体平台。正是通过钻研文字、体验生活所打磨出来的韧性,为她日后踏上考研之路铺就了一层靓丽的色彩。

除此外,在大三时期,曾钰珈还参加了学校法律诊所的建设并担任负责人,由于是校内首创,建设的过程中充满了挑战和未知,但勇于挑战的信念支持着她一直坚持。在前往湘潭大学的法律诊所进行学习交流的时间里,良好的学术氛围感染了她,这段经历如同燃亮了她心中的一簇火花,也让一颗梦想的种子悄然埋于她的心间。

由于报考的专业对知识记忆的要求极高,因此为曾钰珈的备考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正如郭沫若所言:“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在她认清自身天赋力的不足后,她选择用更加脚踏实地的方法来强化知识记忆——每日睡前,她会用一张小纸条整理好今日背诵的易混淆知识点,再在第二日晨起后再度复习,加深记忆。

11月底的时候,曾钰珈的宪法进入到了第五遍背诵,但她发现仍然有很多东西不能够流利输出,甚至一度深夜焦虑怀疑自己考不上,但是过往的工作经历带来的精神支持持续鼓舞着她,正是因为在担任学生干部时培养的吃苦耐劳以及善于钻研的精神,支撑着她在面对焦虑后依旧能完成当下的学习任务。

“曾经的努力不会辜负自己,学习也从来比得不是速度,而是应该根据自己学习的特性,踏实走好每一步。”事实上,焦虑和挫折有的时候是无法避免的,不要妖魔化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应当坦然接受焦虑并付出行动,这才是考研路上“打怪升级”的“秘典”。


环境2101班 肖杰

初试成绩:371分


上岸院校和专业:浙江师范大学

环境设计专业

艺术生考研最难的是平衡专业课和文化课,因此肖杰将备考分为三个阶段,制定了具体的复习计划:

前期(3-8月):主要就是复习英语,解决单词、语法以及句子结构,并不是一味的去刷题。他逐篇精读历年阅读真题,梳理文章逻辑脉络,标注易错题型规律,将竞赛备战的反思机制迁移至考研——每次方案修改后,从设计逻辑、技术规范、创新维度进行三维复盘。这种将问题转化为学习路标的方法,使他同时拿下挑战杯省级一等奖与考研英语有效提升。暑期是复习专业课的关键时间,因此他将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专业课。专业课是两门自命题,一门是艺术性创作,还有一门是设计理论。首先艺术性创作(手绘)就将基础打好,了解学校的画面风格等;对于理论,将三本原著书的内容进行一个基本的罗列,梳理框架结构。

中期(9-10月):加入政治复习,专业课进入强化阶段。手绘方面搜集上百个设计案例,融合成自己的创作模板;理论课开始背诵高频考点,用关键词默写法提升效率。

后期(11-12月):全科模拟冲刺,调整作息避免焦虑。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手绘模拟,政治则通过刷题查漏补缺。

他特别提到艺术生的复习“偏科”现象:“专业课要花60%以上的精力,但英语绝对不能拖后腿。我的秘诀是把真题阅读逐句翻译,虽然慢,但对基础薄弱的艺术生特别有效。” 高效的时间规划是肖杰取得优异成绩和考研成功的制胜法宝,按时间安排表进行复习,安慰自己走好每一步。

“艺术考研就像一场马拉松,既要拼专业能力,也要讲究策略。只要坚持积累,终会迎来质变。”


回头看

轻舟已过万重山

向前看

前路漫漫亦灿灿

要坚信

只要心怀理想和信念

朝着目标和远方

持续奋斗,不懈打拼

总有“上岸”的那一天